|
愛弟兄就是住在光明中 |
|
|
主日:2025.09.21 講員:章瑤琴姊妹 |
|
|
|
|
主題: 愛弟兄就是住在光明中
經文: 約翰壹書二 1-11
金句: 約壹二10愛弟兄的,就是住在光明中,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。
啟應文: 詩篇32篇
小組討論題目:
-
老約翰提出住在光明中的信徒,應當如何對待弟兄姐妹?會有甚麼結果?
-
請分享你目前在實踐愛弟兄的命令,是否有甚麼困難挑戰?彼此代禱。
前言:
你會定期做健康檢查嗎?每一年教會都安排我們做健康檢查,簡單來說,健康檢查的目的就是在疾病的早期或病人未出現症狀時,藉由一些檢查或步驟,以發現疾病的早期或危險因子,及早加以介入,使人保持及促進健康、防止疾病的發生及惡化。如果你去體檢收到報告,有紅字就是提醒你要注意某些狀況,看要進一步檢查,或是在運動飲食上調整,好預防疾病發生。不是沒做檢查就代表沒事,不是喔!不是這樣子的喔! 也不是有做檢查就好了,報告拿到就收起來,不是喔,不是這樣子的喔! 這樣是不懂健康檢查的功用,即使花錢做檢查只是白費工夫,我們應該善用檢查,讓自己的身體可以更健康。
當我讀老約翰寫給這些弟兄姊妹的信,裡面很常用的表達口吻和方式,就像在做靈性體檢。EX我們的狀況若是怎樣怎樣….就是怎樣怎樣。有從反面的,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,卻仍在黑暗裡行,就是說謊話,不行真理。(一6)有從用正面的,我們若在光明中行,如同神在光明中,就彼此相交。(一7) 二面對照之下可以更清楚,幫助我們檢查自己跟主的關係,因為犯罪會破壞了跟聖潔光明的主有真實親密的團契,也影響我們與弟兄姐妹的關係,最終自己的身心靈軟弱生病。好像大衛作詩: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,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。(詩32:3)反觀: 一個在神面前被光照而會常常認罪的人,反而是行在光明中的人,也能和別人有和好的團契關係。
有人形容約翰書信像俄羅斯娃娃,一層又一層。我覺得像老醫生在問診,他有經驗又有耐性,東問西問要確認,查明狀況,也引導你看出問題癥結,願意配合治療。老約翰既溫暖又給信徒得救確據,肯定自己是住在主裡面,有神兒女的身分恩典,又很嚴肅的指出真正信徒當有的生命狀態表現,讓信徒自我檢驗。
老約翰寫信,他的目的希望我們和神和信徒之間有美好通暢的關係,享受合一的團契,擁有這樣流通的關係,是人生最深的滿足,能使我們的喜樂充足,做一個身心靈健康的基督徒。(一4)因為神是聖潔公義,他宣稱神是光,若想要跟神有美好通暢關係,他寫信要叫我們不犯罪(二1) 就像健檢的目的不只停在看見問題,更要解決問題,達到健康。老約翰在信末表達,讓那些自認是認識神的人,自我省察後,確認自己認識神,有照神的旨意行,是有永生的人。(五13)
他的檢驗標準是甚麼呢?信徒保持與三一神相交嗎?上週主日:活在光明中,就是不持續犯罪。今天我們繼續用另一個指標來檢驗省察: 遵守主的命令愛弟兄嗎?盼望我們在神的道和聖靈工作中,藉著約翰告訴我們要愛弟兄的命令,對照自己的生活言行,悔改更新,得神的喜悅。(禱告)
讀經文: 約壹二1-6
我小子們哪,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是要叫你們不犯罪。若有人犯罪,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,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。 2 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,不是單為我們的罪,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。 3 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,就曉得是認識他。 4 人若說「我認識他」,卻不遵守他的誡命,便是說謊話的,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。 5 凡遵守主道的,愛 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。從此,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。 6 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,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。
大綱:
一、遵行是認識神的表現V1-6
遵行主道 =我認識神=不犯罪=我愛神=真理在心中=住在主裡面
二1老約翰說: 我小子們哪,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是要叫你們不犯罪。這個犯罪的動詞是簡單過去式,表達點狀,不是持續的狀態。信主後我們不願意繼續犯罪,但仍會犯罪。我們仍然得救,因為救恩是神賜的恩典,但犯罪卻破壞我們與神的相交。EX配偶之間有衝突,仍是夫妻,但關係被破壞了,變得緊張冷漠,失去親密合一幸福。感謝主在V1-6這幾節經文,提到解方: 耶穌是我們和天父之間的中保,已經做的事:代替我們和世人的罪死,作為挽回祭平息神對罪的憤怒和審判,使我們得救,成為神的兒女,恢復與神的關係。當我們認罪悔改,願意轉回來聽從上帝,按著神的命令做,證明我們是敬畏神,珍惜天父慈愛的恩典,這樣的人是經歷過福音,用遵守主的話來回應神,他是真正認識神的人。
9/7養樂多小組獻詩: 唯一最愛是你。主耶穌,你是我至愛,我全心歸你不他依。副歌: 喔聖中之聖,你竟住我哩,主耶穌我深深愛你。不願再受欺(騙),不用再任意,為願脫自己,只被你充溢。這是以神為標竿的人,讓神主導的人生。我們就不再以自己為標準,以周圍人為標準,以世俗看法為標準,不以神為標準,不照神的話去遵行。結果得罪神,讓主傷心,願我們認罪悔改,立志用遵守主道,照主所行的去行,來回報主的愛。 所以,V5凡遵守主道的,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。可見遵守和愛神是同一件事,我們很容易看穩定聚會,熱心參與服事,熟悉聖經,很會分享表達看法,分類在是愛神的人。老約翰用信徒是否遵行主的誡命來檢驗,真的認識神嗎? 你和神有互動嗎?因為一個人願意敬畏聆聽順服遵行,是因為他明白神的憐憫恩典,所以他從心裡愛神,願意聽話遵行。如果是這樣,你安心,老約翰鄭重宣布: 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。你渴望住在主裡面嗎?老約翰說: 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,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。(二6)
你可以在一個真正與神相交的人身上看見記號,就是他因著遵從主的命令,在品格上越來越像基督,因為他願意照主所行的去行。二5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,便是指這等人對主的愛。遵行主的命令真的不是挑著做,求主的愛激勵我們全面遵行,完全愛祂,才能為愛看不見的主而能愛看得見的人。
約翰接著就講,要遵行神的命令,就是愛的命令。另一個與神相交的記號就是對其他基督徒真摯的愛,在神的律法及彼此相愛中照耀出來。我們繼續讀。讀經文: 約壹二7-11
7 親愛的弟兄啊,我寫給你們的,不是一條新命令,乃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;這舊命令就是你們所聽見的道。 8 再者,我寫給你們的,是一條新命令,在主是真的,在你們也是真的;因為黑暗漸漸過去,真光已經照耀。
二、遵守既新且舊的命令V7-8
老約翰提到真認識神的人,還有另一個記號,就是他會愛弟兄。v7-8說有一條命令,乃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。這應該是指耶穌在最後晚餐跟門徒說的,記在約翰福音十三34: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主耶穌那時說的是道新命令,經過幾十年的時間,這命令早已成為教會的兄姐妹的記號,因為我們若彼此相愛,眾人就因此認出你們是我(基督)的門徒。信徒去愛是看得見的記號,證明這是認識神的,屬耶穌的人,他聽見耶穌的命令有去行。
這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,這舊命令就是你們所聽的道。另一方面,舊約律法本身就是神愛人的一種表現,神的律法用意不是要禁止限制人,而是要賜予人們力量。祂告訴祂的兒女們,要如何使生活達到最完滿的境界。利未記的要求是「要愛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。主耶穌自己也教導我們,律法和先知的總結就是「愛神與愛鄰舍」 (太二十二37~40),保羅也教導「因為全律法都包含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。」(加五14)愛一直都是基本的要求。
但約翰十三34耶穌確實稱它為一道新的命令,因為在耶穌的身上看得出愛的實踐與真實。彼此相愛的標準是學習主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所以,雖然是一條舊命令,但在基督裡,這命令卻得以更新與成就,我們學習靠著主的能力彼此相愛。而且耶穌來將外在的義轉化為內在的義,挑戰當時猶太人的律法詮釋,提出更深,更徹底的天國標準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你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,說:不可殺人,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,只是我告訴你們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。(太五21-22)耶穌期待門徒要更勝於一般人的標準,因此耶穌說:所以,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(太五48)
最近公視播出影集:我們六個。改編自真實故事,《我們六個》故事講述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,然而,隨著丈夫外遇,家庭逐漸走向破碎。視障媽媽帶著六個孩子信主後相依為命,沒想到被小三用熱水燙死,六個孩子頓失倚靠,幸好住進聖到兒童之家能安穩成長,長子次子作賢作逸考上師專。沒想到後來父親也被小三打死,相隔二十年殺害父母竟然是同一個人,這個小三破碎了這些孩子的醫生夢,無法走自己原本想走的人生路,難道他們沒有權利憤怒,憎恨兇手嗎?在2008年真情部落格採訪林作逸二哥,當年他30多歲,是特教老師,也是他作同父異母弟弟的監護人。他說從基督信仰學習順服,接受這是主的旨意。2019真情部落格採訪林作賢大哥分享對父親愛恨交織的心路歷程,能夠體會孩子因父親外遇帶來的傷害痛苦,生命承受這麼大的傷痛後,說他選擇寬恕小三,在採訪中我特別留意作賢他的眼光改變,他能看到原來小三也是不快樂的女人,如果她也能早點信主就好。即使兇手並沒有道歉,因著憐憫的愛,他願意寬恕。像耶穌在十字架上對天父說: 父啊,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。當作賢說:他選擇寬恕對方,也是寬恕自己,釋放自己。
「在主是真的,在你們也是真的」,這命令不僅在耶穌身上成就,祂為了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並顯明這就是主的愛。並且耶穌已經賜給我們力量,使我們能夠活出這樣的命令。我們從這對兄弟的生命見證,真實的信仰帶來饒恕的力量。他們面對的是殺父母的仇人,何況我們要愛的還是主內肢體。在互動過程中,我們真實的被傷害,感受到羞辱痛苦背叛遺棄…..耶穌完全了解,祂能體會,因為祂曾走過各各他苦路,祂的身體為我們破碎。你我並非自己選擇要當被害人,受傷,但如果我們繼續留在痛苦受傷,委屈怨恨之中,猶如被過去綑綁,仍在黑暗中。當我們認識耶穌基督,真光已經照耀,黑暗漸漸過去。過去:現在,被動,直說,離開、經過,被動時意思是「過去、消失」。現在式:可以表達持續、重複、經常等等。中文翻成黑暗漸漸過去,我們的經驗也是如此,饒恕是藉由生命持續成長的過程,成熟長大到一個地步,有新的眼光,回頭重看往事可能會看見當時自己不成熟的判斷,現在願意先悔改承認自己不完全,在愛裡常以為虧欠,寬恕接納得罪你的人。或從這新眼光能看見別人的軟弱而憐憫,或看見彼此都有了成長。基督真光照耀,改變從自己發生,改變一旦發生,改變就會繼續,有愛能寬恕。
耶穌在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後,告訴我們: 我愛你們,正如父愛我一樣。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面,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,就常在我的愛裡,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,常在他的愛裡。(約十五9-10)要連於愛的發電廠,才有愛的能力,從我們裡面反射神的光,活出愛。EX當收不到訊號,無法連線,空有分享器和手機,無法運作。
彼得也有相同的教導:萬物的結局近了。所以,你們要謹慎自守,警醒禱告。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,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。(彼前四8-9)越到末後的日子,我們越需要彼此相愛,藉著彼此相愛,活出律法的要求和主的命令來。直到最後,黑暗漸漸過去,完全被光統治。「因為黑暗漸漸過去,真光已經照耀。」(v8)當我們短暫人生結束,進入永恆榮光,求主真光照耀,在愛中常以為虧欠,完成道愛道謝道別道歉。
讀經: 約翰一書二9-11
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,卻恨他的弟兄,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裡。 10 愛弟兄的,就是住在光明中,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。 11 惟獨恨弟兄的,是在黑暗裡,且在黑暗裡行,也不知道往哪裡去,因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。
三、不去愛就是恨的對比V9-11
接續神是光的主題,真光要在基督徒彼此的愛中照耀出來(v9~11)。約翰使用強烈的動詞恨,來表達這些自稱是基督徒的生命,如果他們自稱與神行在光明中,卻不愛他的弟兄,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裡。v11惟獨恨弟兄的,是在黑暗裡,且在黑暗裡行。對其他人缺乏主動的愛,是「在黑暗裡行」的明確標記。
約翰用愛和恨做對比,可以說不去愛就是恨,他的目的要鼓勵我們主動的去付出愛。在路加福音10:25-37當律法師來問耶穌誡命中哪一條最大? 答案是盡心盡意盡力愛神,且要愛人如己。濃縮就是愛神愛人,耶穌肯定說: 你這樣做就代表你有永生,有神賜的生命。律法師被指出來,你沒有照做,他想證明自己有理,繼續問: 那誰是我的鄰舍? 小孩不想照爸媽的話去做,可以有100個理由。耶穌又說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,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搶劫打得半死,丟在路邊,經過的有祭司,利未人,都從另一邊過去。對阿,人又不是我害的,不是我的責任。而且有正當理由,碰了不潔淨,大家在等我獻祭,利未人也認為我有更重要的聖工任務,結果是一個撒瑪利亞人搭救他。猶太人的世仇伸出援手,自己同胞路過視而不見。
去愛弟兄表示我們真的聽神的話,愛神。v10愛弟兄的,就是住在光明中,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,路上沒有絆腳石,意思是不會掉進引誘犯罪的陷阱。愛的行動中謙卑,捨己,分享,付出,受苦….都叫我們更貼近主的心,使我們生命更像基督,在光中,如同常在主裡面(abide)。去愛弟兄,使我們避開落入自私,冷漠,虛假,忌妒,欺壓….等罪惡中,與主同走在光明的路上。在約翰壹書中,光明就是愛,有行動會去愛。
那些「在光明中」愛其他基督徒的人,在他們的路徑上不會找到隱藏的絆腳石。但是那些不去愛,恨弟兄的是在黑暗裡行的人,也不知道往哪裡去,因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。他們不明白基督做挽回祭的愛,也不感恩自己是蒙恩的罪人,不願意接納得罪自己的人,不憐憫需要幫助的人,仍然自我中心,自以為義,留在黑暗中,黑暗叫他們眼瞎,不知道永生之路,沒有走在正確的路上。
結論:
光和愛是連在一起的,缺少了愛,我們的視野會變得扭曲,便會慢慢習慣在黑暗中摸索,結果不斷跌倒,並會掉進種種關係問題的網羅中。求主光照我們,藉由省察是否遵行主命令,真實的愛弟兄,檢驗我們是否認識神,生命持續在主裡面,如同枝子連於葡萄樹,結出果子。我是否長出傾聽的謙卑與耐性,更加寬容彈性幽默,說出溫暖鼓勵祝福的話語,慷慨分享給予需要的人,饒恕接納傷害我們的人。當我們來到主的寶座前,向主敞開,如同面向陽光,照出心中的幽暗,將過去交託給主,忘記背後努力面前。對弟兄姊妹,不再用逃避,閃躲,冷漠,偽裝,求主的愛充滿我,使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,靠主去愛。
|
|
|